close

2012/04/13 08:16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中美晶 (5483) 斥資102億元併購日本半導體矽晶圓廠Covalent Silicon(簡稱CV)後,該公司由色彩鮮明的「太陽能股」,轉變為「半導體股」。總經理徐秀蘭表示,希望能複製2008年併購美國GlobiTech的模式,達到「第1年小虧、第2年打平,第3年獲利爆發」的目標。

中美晶在進行組織切割、將半導體和藍寶石部門分別成立「環球晶圓」和「中美藍晶」公司,並併購日本CV後,於昨(12)日首度舉行法說會對外說明。

中美晶在去年底就宣布併購CV,但直到今年3月底才完成,進度比原先預期慢了4個月。徐秀蘭解釋說,主要的原因是後來全球半導體景氣下滑,加上日圓匯率變動,因此在經過多次協調後,併購金額從原本的140億元降至102億元,加上CV答應附帶的現金部位,等於是以97億元的價格,就買下一家具有4座工廠、6個海外辦事處、358項專利權、12吋廠月產18.5萬片、8吋廠月產32萬片的半導體矽晶圓大廠,可說相當划算。

對於中美晶來說,併購CV之後,預計一整個年度可帶來約150億元的營收,由於41日 是合併基準日,因此當月的營收也將扭轉該公司以往「太陽能約佔營收7成、半導體約25%」的局面,半導體比重將一舉跳增至6-7成水準,也讓中美晶從之前色彩鮮明的太陽能股,轉變為半導體股。

不過,CV去年大約虧損50億日圓,現階段不論是購料成本、營業費用都太高,加上產能稼動率仍低,因此現階段仍處於虧損局面。對此,徐秀蘭指出,中美晶在美國、大陸、台灣都有半導體佈局,展現了全球化的好處,未來將以最快速度調整CV的體質。此外,由於此樁交易的成本後來大幅降低、甚至低於淨值,因此會有「商譽」的貢獻,有機會將「第1年小虧、第2年打平,第3年獲利爆發」的目標提前達到。

若以中美晶現有的3大事業部來看,則以藍寶石基板的表現最好。徐秀蘭說,該部門在去年11月觸底,到了今年23月,單月營收已拉高到3倍水準,而該公司有9成以上是高價的圖案化藍寶石基板。她說,目前藍寶石基板的月產能為9萬片,到年底將擴至達31萬片,達目前的3倍。(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就是愛廣告JustAD 的頭像
    就是愛廣告JustAD

    就是愛廣告(特賣會)JustAD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