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目前分類:華立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在2008年11月底的台灣國際創投論壇中,總統馬英九宣示台灣將發展介於第二級(製造業)與第三級(服務業)之間的「2.5級產業」,而擴大規模後的國發基金,未來也會將2.5級產業列入投資標的,希望由政府帶頭來扶植整個2.5級產業的發展。

2010-8-27 下午 03-53-43.png

所謂的2.5級產業,指的就是建立在製造業上的服務業。較具體的定義則是指製造業在歷經服務化的過程後,將服務功能或部門獨立,並發展為具一定規模及影響力的產業。

長期以來,由於台灣的生產要素相對競爭力比其它新興國家弱(例如:天然資源較少、薪資水準較高),使得單純製造業外移情況嚴重,留在台灣的製造業者為了生存,勢必要思考如何結合服務業來提高本身的附加價值,因此也給了2.5級產業在台灣極佳的發展契機。

2.5級產業在產業鏈中,主要扮演了連結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製造業客戶的角色。對於上游供應商來說,2.5級產業清楚掌握了市場兩端的商情,因此能夠提供上游最即時的市場資訊,做為新產品開發上的重要參考;對於下游製造業客戶,2.5級產業則協助導入最近製程技術,並提供解決方案改善生產效率。

包括機械設備、電子零組件通路代理,以及系統整合、工程承攬產業等,這些過去被稱做貿易代理業或黑手機械業,都是屬於2.5級產業的範疇。

讓2.5級產業能夠無法取代的最大關鍵,就在於「跨業整合技術能力強」以及「永遠走在客戶前面」。以進口化學原料起家的華立(3010)為例,長期下來累積了豐富的跨產業、跨產品的關鍵整合技術,可隨時拿出來解決製造業客戶的燃眉之急,又能夠走在製造業客戶前面,協助製造業客戶引進新技術,排除量產階段的地雷,因此成立四十二年來不僅從來沒有虧損過,甚至因為提供服務而增加了附加價值,讓毛利率由早期只抽取代理佣金的3~5%,提升到目前10%以上。

2010-8-27 下午 03-54-01.png

除此之外,羅昇(8374)也是國內2.5級產業的代表業者,長期以來羅昇(8374)不僅能提供上游供應商關於區域性市場的動態資訊、與產品開發的建議,更能提供多樣化品牌產品線與技術整合服務,滿足下游客戶One stop Solution(一次購足)的需求,進一步降低下游製造商的庫存風險,這也解釋為什麼羅昇(8374)可以長期維持20%以上的高毛利,並且保持自成立以來從未賠錢的記錄。

2010-8-27 下午 03-54-18.png

由於過去台灣只重視製造業價值的情況下,沒有人注意到2.5級產業的整合服務價格,因此本身沒有生產線的2.5級業者往往公司價格都被嚴重低估。如今隨著馬政府將2.5級產業列入扶植發展對象,市場也逐漸看到2.5級產業在供應鍊中的價值,因此2.5級業者過去被低估的公司價格,未來可望獲得平反的機會。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 2012年4月12日 下午3:58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2日電)全球企業面臨海量資料(Big Data)關鍵變革,台灣微軟表示,企業要把海量資料轉成大智慧,作出更準確決策分析,需要發揮資料庫系統三大優勢,克服海量資料新挑戰。

台灣微軟引述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分析指出,全球資料量正以每年59%的速度快速成長,從GB、TB跳升至ZB的天文數字;從傳統結構性資料轉變為70%到80%左右都是日誌檔案、影像、圖片、裝置、感應設備或公眾及社群的非結構化資料,企業IT面臨海量資料的關鍵變革。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海量資料,企業要轉化成大智慧,帶來更深入的洞察能力、做出更準確的決策分析,台灣微軟認為,要掌握資料庫系統高可用性 (HighAvailability)、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t)及與雲端整合三大優勢,才能協助企業將散落在雲端及專屬系統、各式各樣的海量資料,迅速轉化為能實際運用的分析資訊與市場洞察力,克服海量資料帶來的挑戰。

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伺服器平台事業部資深協理周旺暾指出,海量資料已是無可避免的IT變革,隨著資料種類與樣態漸趨複雜,傳統的資料存取與分析系統已不堪使用,無限擴充並不是解決之道。

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陳宣霈表示,海量資料時代來臨,企業對於商業智慧、分析和資料管理的人才需求將日益激增,特別是製造業、網路平台企業與零售商三大產業,透過分析過去無法處理的非結構資訊,企業可進一步了解顧客、供應鏈或是廣告效益的各種細節分析,進而做出提升企業營運效益的關鍵決策。

台灣微軟表示,新推出的資料庫系統,資料切換時間迅速,可達成業界5個9S標準 (99.999%);同時能處理結構與非結構化的資料,並聯結Office(EXCEL、PowerPoint),進行更快分析;另外可與雲端系統整合,讓企業隨時選擇將資料放在公有雲、私有雲或是公私並存的混合雲,充分運用雲端運算能力。

微軟新推資料庫系統,已獲得富豪汽車(Volvo)汽車、露華濃(Revlon)、HSN、賽諾菲巴斯德(SanofiPasteur)、社群媒體排名影響力系統服務商Klout及LG化工(LG Chemical)、元大證券、華立企業等數百家產業客戶導入。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郭文正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7月2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郭文正】

華立企業成立於1968年於高雄,為配合我國工業的發展與整體企業營運需求,引進及發展前瞻材料、設備與技術,提供高加值服務,以造福員工、客戶及股東為本公司的使命。40餘年來,配合台灣產業發展,該公司已先後引進複合材料、工程塑膠、印刷電路板、半導體、資訊/通訊、平面顯示器、觸控面板、及光電產業的材料、設備、與零組件。

在台灣的工業發展史上,華立成為國內重點產業的關鍵供應商,同時也在台灣產業轉型的過程裡,扮演重要的2.5代推手的角色,公司掌握了科技的脈動,隨展產業的發展,與供應商、客戶合作,創造三贏,也因此屢創華立營運的高峰現階段,公司更積極致力於綠色能源包括太陽能、LED及綠能鋰電池等前瞻性事業,期能再次突破現有的榮景。

品質、效率雙管理

轉投資成金雞母

華立公司表示,從1980年開始,該公司立為促成國際化的布局,及擴大營運的需求,先後於美國、東南亞、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重要城市設立子公司或代理據點,憑藉著原本對前瞻科技新知與商機的精確掌握,及與供應商及客戶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逐步將台灣高科技產業鏈成功的經驗,複製到海外,期許自己成為大中華及亞太地區提供高科技材料、設備與技術的「全方位最大供應商」。

華立在2011年的合併營收已達312億元以上,今年上半年的合併營收也有160億元的水準,對於公司的持續發展和成長深具信心。透過今年和去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的產業別比率,可以看出公司FPD(顯示器/觸控產品)和綠能產業有相當大的進展,未來將持續在全方位產業上做擴充和延伸,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高成長項目,維持華立的成長動能。

華立在2000年股票掛牌上櫃,並於2002年轉上市;目前華立集團有3家上市櫃公司:華立企業(3010.TW)、華宏新技(8240.TW)、長華電材(8070.TW)。為了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華立與材料原廠合資成立長華塑膠、華展光電等公司,在高效率和高品質的雙贏管理下,長期經營的轉投資事業已成為公司穩健的獲利來源之一。

華立所提供的附加價值服務,向來都被供應商及客戶所倚重,也因為這些關鍵的附加價值,華立始終能創造出客戶、供應商及華立三贏的成果。這些附加價值包括品質主張:提供國際認證的高品質材料,嚴謹內部流程,實踐對客戶承諾。專業服務:24小時內即時維修服務,完整產品線與技術支援能力。物流系統:完整物流系統及一流庫存管理,即時資訊系統確保客戶不斷料。成本控制:協助供應商節省管銷成本並降低客戶的庫存成本。

華立自成立以來,一直本著「走在客戶前面,建立製程改善的技術」的精神,持續不停的提升自己本身的專業技術知識,並且適時的自國外關係良好的供應廠商,引進客戶所最需要的高階尖端材料,同時再提供客戶技術上的支援服務,協助他們把製程的良率提升,量產的能力建立起來。

切入電動車商機

動力電池布局完整

華立為數800個左右的員工當中,大約有60%~70%是具備有專業技術背景的銷售工程師,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只是把自國外引進的高品質材料銷售給客戶,同時也扮演了客戶的製程技術研發工程師這樣的角色,協助帶動了製造業的快速升級。

華立企業對於未來產業發展方面,也積極參與。節能減碳不僅是當今全球的發展趨勢,綠色能源材料和應用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更已是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焦點之一。早在2005年開始,華立就已經在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相關材料上開始著墨,2009年開始引進全球多晶矽晶圓的龍頭廠商─保利協鑫的多晶矽晶圓,隨著太陽能產業的發展,逐年出貨快速放量成長。在LED產品方面,華立也有全方位的布局,提供LED上中下游相關的磊晶基板、化學品、特殊氣體、封裝模組用的工程塑膠、封裝材料等,並延伸至照明應用的相關零組件供給。

此外,華立在動力電池的布局也相當完整,包含磷酸鐵鋰電池及三元電池的各種材料及鋰電池本身,都有高品質的產品可提供給電池及電動車業者,以協助節能減碳的環保趨勢持續擴大發展。

綠能光電業務

營收占比成長快速

華立這幾年在綠能光電產業規畫的確著力甚深,已經布局好的產品線涵蓋太陽能、LED、動力鋰電池等,目前的進度就是整個綠能光電產業已經占該公司合併營收的18%以上,營收成長速度進展快速,這些產品當中,除了電池材料認證時間長,尚未有重大的營收貢獻之外,其他產品目前多已有相當程度的營收貢獻了,以太陽能多晶矽的晶圓為例,今年每月的營收貢獻都在億元以上,需求暢旺。

對於未來的規畫,華立表示,相當看好鋰電池這項產品的發展潛力,明年應該會有比較顯著的營收貢獻,「我們對於這塊業務中長期的成長動能和營運效益有相當大的期許。」

同時,該公司持續有相當多的備案規畫目前正在進行當中,目的都是希望在這塊前途看好的產業裡面能夠完整布局好華立擅長的原材料供應,扮演好身為大中華及亞太地區最大的全方位材料設備和技術服務的角色。總而言之,對於綠能產品的發展規畫,是該集團當中目前相當重視的一塊業務領域,目前也有許多的計畫正在進行當中,公司有把握將來能逐一實現,讓綠能產業成為公司未來主要的成長動力之一。

後續華立將繼續本著誠信、熱忱、尊重、傳承、創新的5大核心價值來服務大眾,並期望能在客戶與供應商的持續支持,及員工的共同努力之下,成為國際性的企業並對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郭文正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7月2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郭文正】

在見發先進科技公司與環保署共同簽約電池自動交換系統典禮上,見發董事長黃枝樹也趁勢介紹未來電池交換營運商團隊,包括來自香港專精鋰電池相關產品製造的協鑫動力科技公司以及以材料、綠能光電產品聞名且在國內擁有三家上市櫃公司的華立集團,在三方相互資源優勢整合的策略聯盟下,將可提供未來高雄市電池交換系統更完善且龐大又綿密的後勤服務。

華立集團表示,協鑫動力科技在鋰電池芯與電池組業界享有盛名且規模相當大,而華立企業在相關產業的材料、產品與銷售通路等也累積相當多的經驗與實力,因此華立企業才能取得該公司鋰電池芯在台灣的代理銷售,後續也將引進電池組相關產品,畢竟電池交換牽涉的營運規模相當龐大,如何能在將各自的競爭優勢集結並引進龐大商機,也是後續要積極串聯運作的重點,因此希望藉由三方面的努力積極搶進電動機車以及未來電動車的電池交換系統營運領域,為國內綠能產業奠定發展利基。

黃枝樹表示,電池自動交換系統包含電池芯、電池組、電動機車以及營運的各項資源,所花費的金額以及投入的人力、物力等,其規模已非一般小企業所能負荷,因此在理念與各項優勢條件形成共識後,邀得協鑫動力科技與華立集團的共同參與未來營運計畫,以大企業的實力加持參與才能提供最完善的服務與資源,因此後續將更積極協調營運計畫的角色扮演與任務等,成為國內節能減碳的最佳表率。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實新聞 2012-10-19 10:53:39 記者 王彤勻 報導

半導體材料通路商華立(3010)Q3營收季減9.96%、來到55.74億元。而展望Q4,華立指出,以資訊工程高機能塑膠的出貨為最主要營運支撐。法人分析,主要是Win 8上市帶動平板出貨,以及蘋果的iPhone 5、iPad Mini都將有相當不錯的備貨效應,估計華立Q4淡季可望相對不淡,營收季減幅度將能控制在5%以內。

若以華立目前產品組合為例,以C/C(資訊工程高機能塑膠)佔營收比重最高,約佔30-40%,FPD(供貨給包括奇美材(4960)、友達(2409)等面板廠)、半導體、綠能各約佔16-17%左右、其他則包括PCB等。

關於華立Q4各產品線表現,華立指出,以資訊工程高機能塑膠拉貨最猛,包括平板和智慧型手機拉貨力道都相當強勁。在平板方面,主要是Win 8推出、帶動平板出貨揚升,而據了解,因華立也間接打入蘋果iPad Mini供應鏈,因此Q4於平板相關的拉貨都將相當不錯。

此外,法人也分析,中國大陸中低階智慧型手機、iPhone 5(華立出貨大立光(3008),等於間接打入iPhone 5供應鏈)鏡頭的拉貨都相當暢旺,讓華立Q4營運有撐。

惟在其他產品線方面,華立則是相對看淡,指出在FPD部分,十一長假的拉貨高峰已過,大尺寸面板的需求有稍稍下降,不過由於有切入新客戶,因此FPD Q4表現雖沒有Q3初的榮景,但拉貨也算持穩。不過,太陽能相關產品線仍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短期內仍難見反彈,而半導體也將於Q4進入庫存調整,因此整體而言,仍以資訊工程高機能塑膠為最主要營運支撐。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記者鄭淑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0月28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鄭淑芳╱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召開法說會大釋利多,不僅Q3財報、Q4展望優於預期,讓外資紛紛按讚,更看好未來4年營運持續高成長,在老大哥帶頭衝刺下,可望讓漢微科、世界先進等12檔台積電供應鏈股,未來營運大進補,成為景氣混沌下的新明燈。

台積電召開法說會,以單季獲利創歷史新高,一振法人士氣,台積電相關供應鏈含封測的矽品、日月光、台星科、欣銓;電子束晶圓測試廠漢微科;IC設計的聯發科、思源;光罩業者光罩及相關零組件廠華立、長華、台勝科、世界先進等,股價均展現抗跌力道。此外,可望獲台積電龐大資本支出挹注的相關設備供應商,包括漢唐、亞翔、盟立、帆宣等,也成為盤面焦點。

經以台積電供應鏈及其設備供應商進行篩選,從中選出上周五及上周表現全數戰勝大盤個股,合計有12檔符合條件,且在上周五台股重挫、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6.8億之下,還絕大多數獲得法人買超回補。

入圍者除了利多焦點台積電外,還包括漢微科、世界、弘塑、閎康、思源、中砂、矽品、台勝科、聯發科、盟立及翔名等,也確實受到法人抬愛,相關概念股在台股上周五大跌百點行情中,僅2檔個股包括漢微科、翔名出現賣超,其餘個股均有法人垂青,其中矽品更是由周賣超7千餘張,轉為單日淨買超1千餘張。

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指出,台積電由於佈局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市場得宜,行情看漲,公司樂觀預估2013到2016年這4年間可望高度成長,果不其然第3季季報結算出來,表現令人驚艷,包括毛利率達48.8%、EPS達1.9元均優於市場預期,再加上第4季看淡不淡,已成功化解法人對台積電第4季營運可能走跌的疑慮;而台積電相關供應鏈族群,也可望子憑母貴,在景氣低迷中分享市場大餅。

不單是台積電供應鏈前途看好,就連提供設備給台積電設備供應商業績也不看淡,吳火生指出,為積極佔行動裝置商機,台積電也表態將持續擴大資本支出,雖然公司內部預估明年資本支出規模應會與今年相當,不過外資法人卻認為資本支出有提升到90到100億美元的可能,推估設備供應商在台積電業務蒸蒸日上之下,可望分得一杯羹。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傅秉祥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0月24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傅秉祥】

華立企業(3010)成立於1968年10月1日,迄今已屆滿44年,多年來為台灣產業扮演引進及發展前瞻材料、設備與技術的火車頭角色,營業範疇橫跨「半導體、工程塑膠、複合材料、印刷電路板、光電與綠能」等多項領域,基於國際化布局及營運擴充需求,該公司已在台灣、大陸、美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地重要城市布建營業據點。

華立設立於高雄,以複合材料與工程塑膠起家,並有效掌握全球經濟及科技產業脈動趨勢,因此在台灣的工業發展史上,成為國內重點產業的關鍵供應商,同時華立在台灣產業轉型的過程裡,扮演重要的2.5代推手的角色,積極鏈結「製造」與「服務」,在產業發展進程中與供應商、客戶攜手合作共創三贏,因而屢創公司的營運高峰。

近年來華立更積極致力於新興領域,涵蓋LED、PV(太陽能)、電動車用及儲能電池與觸控面板等產業,尋求不斷的挑戰與突破,華立資本額為台幣23 億1千4百萬元,目前集團營收比重以資通訊產業佔37.1%最高,平面顯示器17.2%、半導體16.6%、綠能16.2%、印刷電路板7.5%、其它 5.5%。其中,該公司在平面顯示器(含觸控產品)和綠能產業的營業發展上有相當的成長,例如平面顯示器(FPD)的營收即較去年同期倍增,未來將在全方位產業布局上持續做擴充和延伸,充分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高成長項目以維持公司成長動能。

華立在高科技產業供應鏈中提供關鍵附加價值的材料、設備和服務,可滿足客戶一次購足(one stop shopping)的需求,其中在半導體主要產品以代理光阻液、去光阻液、銅製程研磨液與相關耗材及各項製程相關的化學品與特化氣體等材料為主;資通訊營業方向主要銷售環保應用高階工程塑膠,運用在資通訊專用機殼、連接器等週邊零組件;印刷電路板則朝輕薄短小的微型化電子構裝趨勢演化,提供高階產品的乾膜光阻液、銅箔基板、導電銀膠等;平面顯示器係以光學板材、化學品、時序控制IC、和觸控面板相關元件與材料為主。

華立積極投資開發下世代明星產業,如先進顯示技術(3D、flexible、transparent..)、固態照明、太陽能光電、電動車等前瞻性領域,以及LED散熱、IC載板銅箔等新興產品,可望成為公司未來主要的成長動能,而有鑑於人口結構轉變與對醫療的需求,該公司更已跨向醫材領域。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2012.04.21 06:22 am

半導體材料通路商華立(3010)昨(20)日舉行法說,雖然太陽能後市不明,但在晶圓代工和資通訊用的高機能塑膠材料上揚,及面板用新產品挹注下,華立財務長黃露慧預期,今年營運將可溫和式逐季成長至第三季。

華立昨天也在法說會上公布第一季財報,單季營收77.3億元,季成長一成,毛利率為8.7%,較上季微升2.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3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3元。

就各產品線的營收貢獻度來看,華立第一季資通訊所用的高機能塑膠材料仍為營收主力,占比達37%;顯示器相關(FPD)和半導體分別占17%和16%,包含太陽能、發光二極體(LED)及電池在內的綠能產品占18%,印刷電路板(PCB)相關占7%,其他則占5%。

展望下半年,華立認為,今年還是屬於溫和式成長的趨勢,以全年營收占比而言,第一季將占24%、第二季占25%、第三季占26%,呈現逐季墊高,第四季則微降至占25%。以此估算,華立本季營收將較第一季成長5%以內。

華立表示,就各產品線需求來看,在平板電腦、超輕薄筆電、智慧型手機等需求帶動下,高機能塑膠產品在第二季和第三季會逐季成長;而半導體需求將逐季成長,尤其是晶圓代工將高於產業平均值,相關材料供應將同步成長。

面板部分,由於各面板廠在第二季產能利用率回溫,華立又新打入大陸8.5代廠供應鏈,包含TFT和觸控面板材料出貨動能同樣看好;綠能方面,LED的重點還是在背光所需材料,照明要等到下半年至明年才會顯著顯現。

華立指出,過去因為太陽能市場波動大,易造成存貨跌價損失,現已改為佣金模式提供服務,降低風險;第一季受惠於雙反政策刺激太陽能市場需求大增,使得單季太陽能營收貢獻度直逼去年全年水準,連帶造成毛利率表現不如預期。

華立表示,因德國太陽能補貼政策仍不明朗,後市看法偏向保守,預期對於毛利率的干擾應會降低,今年全年毛利率表現會比第一季高。

圖/經濟日報提供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立企業39年未虧損,看準明星產業賺熱錢

 

封面故事
華立企業(39年來從未虧損)─看準明星產業,賺每一波熱錢。

它的快速,超越競爭者,主動媒合供應商與市場,創出獲利,它的服務,拚價值而不比價格,成為客戶眼中無可取代的中間人,預計二○一○年營收可達三百億,這張華麗的成績單背後,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

文/王曉玟 攝影/劉國泰

像是矯健的衝浪老手,電子材料通路商華立企業,總能準確預測下一波台灣產業浪潮,乘風登上每一波新產業浪峰。

從三十九年前資本額五十萬、窩居高雄舊公寓銷售化學品的小公司,到今日營收一九三億,橫跨半導體、印刷電路板、工程塑膠、復合材料、電子機械、光電產業的電子材料通路集團,華立的成長,全靠站上一波波台灣經濟的高峰。

「找出台灣需要的,」華立董事長張瑞欽說,這是他一貫的經營策略。

華立的成長,儼然台灣產業變遷的縮影。

三十七年前,早在台灣還沒成為製造王國之前,華立就率先進口製造遊艇、腳踏車、高爾夫球桿所需的玻璃纖維、樹脂,開啟台灣復合材料工業。三十五年前,當加工出口區正為台灣賺取鉅額外匯、創造經濟奇蹟,華立也趁機代理電子絕緣材料、IC封裝材料,為初萌的消費電子產業穩固上游原料、技術的供應。二十七年前,工研院電子所還未技轉聯電,華立就進口半導體製程材料,在產業誕生之際就尾隨半導體產業一路成長。

產業浮浮沉沉,為什麼華立屢屢能站上產業新浪頭?

因為華立左手握有住友、長瀨、帝人、JSR、日本製鋼所等日本一線化學材料、設備供應商,右手握有台灣市場資訊、產業需求,總能比競爭者提早一步媒合兩方,讓上、下游協同開發新產品。

比如說,當奇美要開發液晶電視時,必須將過去用的壓克力螢光燈管換成PC擴散板,華立就先一步告知日本帝人公司這一個新商機,帝人開發之後馬上送去奇美測試。隨著奇美擴張,PC擴散板果然供不應求。「你一定要主動出擊,自己去牽線呀,」在華立工作三十一年的總經理陳秉宏說。

「華立等於是我們在台灣的地面部隊,開拓新市場,」與華立合作有十餘年的半導體材料商捷時雅(JSR)總經理村田誠評論。

◆一條龍物流服務

但,光做通路,對上有價格強硬的供應商,彷彿灼灼烈日,輕易便能燒乾通路利潤;對下則有隨意更換通路的客戶,好比腳底流沙,一瞬間就能讓你頓失立足之地。頂著驕陽、踩著流沙的通路商,往往不由自主便陷入了削價競爭的厄運。

張瑞欽很早就體認到這點致命傷。「光靠代理買賣業,只能拚價格」,他說,「必須提高附加價值。」南投長大、小時候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幫母親洗樹薯粉的張瑞欽深知,沒有附加價值,馬上就會被人取代。

關鍵之一,在於必須擁有獨門技術。舉例來說,當RCA、增你智來台製造黑白電視機,華立就獨家代理奇異(GE)的工程塑膠原料Noryl,作為電視機塑膠零組件的原料。由於Noryl耐溫、耐燃、強度高,模子、色澤成型都有技術困難,華立乾脆自己開模具廠,教導客戶設計模具、色澤成型。

關鍵之二,在於中間人必須提供無可取代的服務。在客戶眼中,華立最吸引人的就是一條龍的物流服務。為了運送化學品,華立不但備有GPS衛星導航、記錄每一段溫度變化的槽車,自己還在桃園、新竹、台中、高雄設有千坪以上的恆溫倉庫,能更快服務客戶。

靠著技術、服務,在通路殺價競爭下,華立仍享有一四%的高毛利。由於產品線廣泛,華立成長也不受單一產業的景氣循環影響,三十九年來沒有虧損過。最近五年,成長更是生猛,營業額平均每年都有一五%以上的成長率,淨利每年也有二○%的成長率,預計二○一○年營收要達到三百億。

華立帶給台灣產業的啟示是,即使競爭加劇、產業變化加快,只要不斷為自己的角色加值,就能一步步穩定成長。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司簡介

華立企業於1968年創立於高雄,為高科技材料及設備服務業,依產業發展趨勢提供複合材料、工程塑膠、印刷電路板、半導體、資訊 / 通訊、平面顯示器及光電產業所需的的材料及設備。回顧整個企業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是緊扣著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在材料及設備原廠和終端客戶之間扮演關鍵供應者的角色。華立2003年總營收約為80億元,較前年成長8.79%,目前在東南亞、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均有多處行銷據點;此外,近年來並積極透過轉投資方式,跨足關鍵原料或設備產業,並布局中國大陸地區,以期能更完整掌握產業脈動,迅速回應客戶需求,而華立的企業目標則是在2010年成為大中華地區最大的全方位通路商。

國際化布局策略

密切掌握產業發展脈動,布局完整

華立創立最初是以代理日本產品起家,從1970年開始引進遊艇及造船用複合材料,後來透過日本商社,得到美國奇異公司塑膠事業集團的代理權,開始引進工程塑膠材料。後來隨著電視、桌上型電腦到筆記型電腦的發展,工程塑膠的使用量逐漸成長。因為奇異的工程塑膠強度好、耐高溫,但以當時台灣的設備水準尚無法成型,於是華立進一步引進工程塑膠成型設備,之後再發展到印刷電路板材料及設備。1985年則開始發展半導體後段封裝及測試製程所需的材料,後來再延伸到晶圓製造;1999年跨足平面顯示器產業,包括背光模組的成型設備及材料等;最近則發展到液晶電視、TFT-LCD六代廠所需的材料和設備。由此可見華立密切關注產業發展動態,及客戶可能需求的服務項目,同時事業部之布局已相當完整,除半導體、電子機械、工程塑膠、複合材料及光電事業部外,另外有新事業開發部專注發展奈米材料等新領域。就營收比例來看,2003年以資訊/通訊領域的比重最高,達33%,其次是半導體 28%及平面顯示器18%。

重視新領域的研發與組織內部知識流動

華立研發的重點是以新產品開發為主,不涉及製造,而是關注產業的動態發展,每個事業部有2~5人專責在各地蒐集資料或參加展覽。華立將這些人員定義為研究開發人員,同時都具備有專業及行銷知識,對於市場動態非常敏銳。各事業部的銷售工程師有時候也必需到國外設備原廠接受訓練,以獲得產品特性等專業資訊,進而服務客戶。此外,新事業開發部則全都屬於開發人員,專門負責規劃發展新產品。

事業部彼此之間有共同產業,但是沒有同樣的產品,不過訊息會互相交流,例如背光模組,開始需要成型設備,之後需要材料,但設備和材料則分屬不同事業部。產品發展方面,如果是個別事業部延續的產品,各事業部自行拓展,例如複合材料事業部應用奈米技術,填塞產品的微小空間。但如果是全新的產品,則由新事業開發部主導,目前正積極布局包括奈米、燃料電池等新興領域。

與供應商建立穩定的信賴關係

華立的上游是材料及設備供應商,主要是日本、美國、歐洲等地廠商,其中日本佔65%,美國25%,歐洲10%,增加和擴大代理權是通路商的重點工作。而代理權的取得途徑包括高層主管透過業界關係,或是利用商展、展示會等場合接觸取得;其次是供應商介紹,例如彩色濾光片材料就是客戶介紹而來;最後則是投資取得,透過持股而取得代理權。而華立能取得眾多代理權的基礎是,擁有完整而經驗豐富的業務及技術人才,客戶網絡綿密,以致取得供應商的信賴,與部分日本商社合作時間甚至已經超過20年。目前和供應商皆簽訂供應合約,以保障供應關係的穩定。

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客戶最佳夥伴

華立對於客戶提供的服務項目主要包括,品質、成本控制、物流、技術等,並主動瞭解客戶的需求,迅速搜尋及提供服務,這也是企業的核心價值所在。例如某客戶需要研磨液研磨晶圓表面,透過華立取得樣本進行測試,整個測試時間需要半年以上,測試期間使用的樣品全部由原廠免費提供,進入量產後才開始計價,量產時間也完全由客戶決定。而供應關係一旦確立,關係也因長期建立而相對穩定。

轉投資整合產業上下游,跨大服務層面

因為業務持續成長,開發新產品的需求很高,與日商合資設立長華電材、長華塑膠和華展光電等企業。長華電材代理半導體後段材料和設備;長華塑膠是以代理GE工程塑膠為主;華展光電則是代理印刷電路板曝光設備。

另外為掌握關鍵技術,提升服務產業之範疇,華立也轉投資華旭科技、悠立半導體、悠景科技和華宏科技等企業。華旭生產高階乾膜光阻劑;悠立專注於半導體錫鉛凸塊封裝技術,應用在CPU和繪圖晶片;悠景生產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是目前台灣極少數有量產能力廠商之一,並在2004年6月「第七屆OPTO台灣2004光電週」中榮獲傑出光電產品獎,應用在工業儀表、手機與汽車音響;華宏則是製造TFT-LCD所需的擴散膜和反射片。

布局中國大陸,搶佔市場通路

通路業因為沒有前後段的製程分割,所以大部分是配合市場需求設立據點,目前行銷據點遍布東南亞、中國大陸、日本、美國等,晚近則隨著台商到大陸投資漸增的趨勢,陸續在華東及華南投資。華立目前在海外有兩家直接投資子公司,分別是華港(香港)和華立日本。華港當初是為了華南市場設立,華立日本則主要是為了蒐集市場訊息及中日貿易。華立在中國大陸已在上海設立華長公司,並預計會持續擴充在中國大陸的據點。

核心策略之具體成效

極具競爭力的產業地位

經過多年之經營,華立已經以通路、技術和服務成為材料和設備原廠與終端客戶的最佳夥伴,創造三者皆贏的效益。以通路商的角色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原廠企圖收回代理權,自行建立通路。因此通路商必須提供附加價值,以技術水準、掌握客戶及布局市場(例如中國大陸)的能力作為競爭力的基礎。這方面,華立在經過多年合作之後,已經和供應商成功建立策略夥伴關係。

至於在客戶端,華立的服務層面越來越廣,除了提供高品質的材料與設備外,更在成本控制、存貨管理、物流管理、技術服務等層面,提供全面解決方案。以化學品為例,華立目前已派駐工程師於客戶工廠常駐,除了解決技術問題之外,重要的是隨時掌握存量及運補車隊進度,化學品的空桶也要負責回收、清洗及處理,因此華立能夠協助客戶控制管銷成本和降低庫存成本,可以說提供及時性的全方位服務。華立目前在台北及新竹有兩座發貨倉庫以迅速供貨,另外並和重要供應商及客戶間已經用網路連結,直接掌握交貨時間及進行付款等流程。

台灣掌握核心機能,支援海外據點

目前華立在台灣的營運總部角色是統籌經營、財務、市場行銷、人力資源、後勤支援等機能,海外據點則都由國內各事業部依產品個別指導。其中財務方面,依照據點業務成長狀況,由總部規畫資金需求並採取直接投資或融資;後勤支援方面,總部正在協助各據點建置ERP、物流、應收帳款、最適庫存等管理系統。而目前華立在香港、華南及日本據點,對於訊息掌握、開發代理權和客戶服務助益甚大。

產品線逐次擴充,漸趨完整

在轉投資成立的企業中,有些是定位在既有產品的延伸,有些則是專注關鍵零組件,希望藉此提升服務的價值與層次。其中長華電材已經完成上櫃,悠景等公司也陸續將研發成果導入生產,產品線所涵蓋的深度和廣度均日益提升。

面臨的問題及困難

針對營運總部政策,華立目前主要受惠是來自對於海外子公司技術及管理服務所得免稅,至於海外獲利匯回,則因為積極布局中國大陸市場,目前資金大都留在當地繼續投資或轉增資以達各據點自給自足的目標。另外,華立也希望針對通路業特性,建議對於設立發貨倉庫業者能有相關的獎勵措施。

結論

華立企業屬於高科技服務業,產業位置介於材料與設備供應商和終端使用者之間,因此核心價值在於以通路、技術和服務來維繫前後向服務的關係,並創造三者共贏的局面。在多年經營之下,華立所跨足產業也日趨完整,並朝向奈米等新領域布局之中,回顧華立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台灣經濟成長與產業變遷的縮影。展望未來,華立除了以堅強的實力和長期建立的企業形象,和供應商與客戶維持穩定的關係,更投入大量的人力掌握產業趨勢脈動,並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與進行轉投資,以市場空間、產業種類和技術層次三者的同步擴張,在專業委外與微利的時代持續成長,以期能達成在2010年,成為大中華地區最大的高科技材料、設備及服務全方位通路商之目標。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