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公司成立於民國43年,原名「福懋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雄市設立聚氯乙烯(PVC)廠,主要經營業務為塑膠原料、塑膠加工、精密化學及纖維製品等等,是台灣最大的石化集團,也是台灣PVC粉的最大生產商。
除塑膠及纖維原料之製銷外,集團內轉投資及交叉持股如台塑化(6505)、麥寮汽電公司、台塑美國公司、南亞(1303)、台化(1326)等轉投資事業,每年對公司獲利貢獻均有成長。
集團事業群:
◎集團關係企業:台塑、台化、南亞、台塑化。
◎周邊事業:福懋(1434)、台朔重工、台塑生醫、麥寮汽電、華亞汽電、台塑長園、南中石化、台塑石油、台塑海運、台塑通運等企業。
◎電子事業:南電(8046) 、南科(2408) 、華亞科(3474) 、福懋科(8131) 、台勝科(3532)。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集團旗下事業包括塑膠、紡織、石化、電子、能源、運輸、工務、生物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主業務以PVC、PE等五大泛用塑酯為主,其它還包括聚烯類的EVA、化學類的AN、樹脂類的AE、AA、SAP等,其中EVA受惠於太陽能封裝用膜大幅成長一倍,AN則因全球產能新增有限,且下游ABS及化纖等需求高,故業績看好。SAP部份,在亞洲產能市占7.4%。
主要營收比重方面,塑膠事業佔35%,台麗朗事業佔16%,聚烯事業佔20%,聚丙烯佔9%,化學品事業佔17%。
集團海外佈局以美國、大陸、越南、印尼等地區為主,其中:
(1)美國地區:包括德州、路易斯安那州、南卡路來那州、伊利諾州等地,生產乙烯、丙烯、PVC、PE、PP、EG等產品。
(2)大陸地區:以寧波、廣州、惠州、廈門、蕪湖、南通、昆山、重慶為主,主要生產ABS、PVC等上游產品,塑膠皮、硬質管等塑膠二次加工產品,以及電子材料產品。
(3)越南地區:主要生產BOPP產品
(4)印尼地區:以軟、硬質膠布及膠乳皮等產品生產為主。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PVC的生產工藝主要分為電石法及乙烯法,在電石法中,電石的成本所佔比例約達70%~75%,而電石的生產也是一種高能耗的產業,每噸電石需耗電3400度,電力成本約占電石生產總成本的60%左右。乙烯法所生產的主要原料為乙烯、VCM、EDC,其中乙烯佔總成本的60%,故當油價在上漲時,較不利乙烯法生產的PVC。
電石法及乙烯法的成本公式:
(1)電石法PVC生產成本=[(電石成本+氯氣成本)/0.8+工繳]X1.17=[(1.5X電石價格+0.76X氯氣單價)/0.8+工繳]X1.17。
(2)乙烯法PVC成本計算=[(乙烯成本+氯氣成本)/0.6+工繳]X1.17=[1.95(0.5*乙烯價格+0.65X氯氣單價)+工繳]X1.17 。
圖示: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PVC及PE等原料供應:乙烯由台塑化、中油、丸紅、SABIC、三井等廠商供應;VCM由三菱、三井、丸紅等供應。
PP、AN原料供應:丙烯由台塑化、中油等廠商供應。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1)塑化原料方面:
◎聚氯乙烯(PVC)台灣廠133萬公噸,加計美國120萬噸及大陸40萬噸,總年產能達293萬公噸。
◎聚丙烯(PP)部份,麥寮廠40萬噸,美國德州廠80萬噸,大陸寧波廠45萬噸。
◎聚乙烯(PE)部份,HDPE 56.6萬噸;LDPE/EVA 24萬噸;LLDPE 26.4萬噸。
(2)纖維製品方面,亞克力棉6.3萬公噸,為台灣最大生產商;碳纖維8750公噸,為全球第四大生產商。
(3)其他化學方面,AN 28萬噸,台灣最大;正丁醇25萬噸,台灣唯一生產商;甲基丙烯酸甲酯9.8萬噸,台灣第二大;環氧氯丙烷產能10萬噸,亞洲最大;POM產能2.5萬噸;AE產能26萬噸;AA產能31萬噸;SAP產能9.5萬噸。
(4)塑膠加工方面,主要產品有市場袋、購物袋、垃圾袋、透氣膜等,年產能1萬公噸,配合高密度聚乙烯(HDPE)之生產,產品也外銷至日本、澳洲等地。
看好美洲石化市場成長動能,集團2012年將投入21億美元擴建美國廠的輕裂廠及下游石化廠;其中的輕裂廠將利用當地的頁岩氣為原料,下游擴建項目則包括EVA、PP、VCM及EDC、PVC等項目。此次擴建工程在美國德州幸福角(Point Comfort)的生產基地,預計2012年獲當地政府批准,2015年初完工投產。
2011年7月,美國廠乙烯擴產計畫再增一倍,由45萬噸增至80萬噸,屆時乙烯總產能可達242萬噸,丙烯總產能達124萬噸。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PVC方面,亞洲PVC需求成長,東南亞國家、印度、孟加拉、土耳其等地有灌溉用管需求,大陸有內需建設用管需求,加上日本自身重建需求推波助瀾,後市價格具上漲力道。
PE部份,因亞洲PE供應商控管產能利用率以減輕供過於求的問題,加上大陸石化產品需求暢旺,公司可進一步受惠。
EVA方面,看好太陽能電池下游EVA膜全球每年百億商機,且生產門檻高、毛利率高,公司跨足成為國內首家太陽能EVA膜業者,產能達3000噸/年。因看好大陸太陽能EVA膜市場,且陸續取得大陸下游太陽能封裝膜廠商訂單下,公司計畫2011年將擴產至6000噸/年。
2.銷售狀況
集團合計內、外銷比重約佔55%,而外銷地區主要以大陸為主,佔約60%,其他地區為40%。
2011年產品在國內的市佔率分別為:PVC佔63%,液鹼73%,亞克力棉45%,碳纖維75%,HDPE 56%,PP 26%,LLDPE 34%,AN 41%,EVA 20%。
3.國內外競爭廠商
國內、外主要競爭者:
(1) EVA:台聚、亞聚、Bridgestone、DuPont、Hisheet、Mitsui Chemical、Sumitomo Chemical
(2) PE:台聚、亞聚
(3) PP:台化、榮化
(4) PVC:Shin-Etsu Chemical、LG Chem
(5) 碳纖維:東麗、Toho Tenax、三菱合纖
4.政府政策或專利優勢
台灣石化業受到加工業外移影響,石化產品超過六成以上必須外銷,且以大陸市場為主。由於大陸及印度等新興國家經濟維持成長,加上大陸推出4兆人民幣擴大內需方案如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及擴大公共建設等振興經濟政策,大幅增加石化產品需求的成長。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簽訂,台灣石化業可增加競爭力。
另外,受到中東地區新增產能延後量產,且國際原油上價,帶動輕油及乙烯、丙烯價格上漲,推升石化產品價格。
(四)財務相關
主要轉投資事業
2008年:
(1)與南亞、台化、台塑化各出資22.5%,及台朔重工與SUNSCO公司各出資5%,合資成立「台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於越南河靜省建設年產能750萬噸一貫作業鋼廠,主要提供給越南內需並外銷亞洲各國,第一期廠房興建工程將於2013年Q1動工,最快於2014年底投產,年產量750萬公噸。第二期產能規模750萬公噸
此外,公司與台朔重工各出資25%合資成立「福建福欣特殊鋼公司」,生產不鏽鋼粗鋼年達72萬噸,主要供應給大陸市場,於2012年年底可投產。
(2)旗下轉投資的台塑生醫,與長園科技(8038)合資成立「台塑長園能源科技公司」(簡稱:台塑長園),長園科持股49%、台塑集團51%,主要生產鋰鐵電池正極材料。
2009年:
(1)與晶電策略聯盟跨入LED,晶電入股台塑旗下-南亞光電,並挹注技術,雙方在上游磊晶合作,未來將提供台塑集團LED照明所需的LED晶粒。同年12月,晶電斥資10億元,取得南亞光電四~五成股權,雙方在LED上游進行資源整合。南亞光電於2003年12月創立,主要生產藍光LED磊晶。
(2)台塑集團就原六輕第五期擴建計劃中,投資70億元新增投資矽甲烷、多晶矽等太陽能投資項目,後來台塑再加碼47億元,新建另一座矽甲烷廠,生產多晶矽和矽甲烷,此投資案與台化矽晶科技多晶矽廠,是台塑企業跨足太陽能產業完整計畫,合計投資額383億元,占六輕五期總投資額2,481億元的15.4%。為加快建廠進度,集團決定與六輕五期分開,單獨提出建廠計畫,以避開環評,2012年完工。
2010年:
(1)跨足動力鋰電池的電解液,於2011年6月底量產,投資金額約1.2億元,可望搶下10%左右的市佔率,並成為電動車鋰電池上下游整合大廠。
(2)與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創車電宣布成立「碳纖維電動車結盟」,投入70億元建廠,發展碳纖維材質的電動車。此聯盟還包括福懋、上緯、明安等20家企業。
2011年:
(1)在大陸設立台塑合成橡膠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由台塑化、台化與南亞各持股三分之一。初期生產較高附加價值的丁基橡膠(IIR),年產能5萬公噸,未來還擴大至SBR、NBR等合成橡膠。
(2)公司與福懋(1434)合作,由台塑供應碳纖維原料,福懋進行織布作業,再交由下游廠商製成終端產品,並已通過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
(3)12月,公司對福建福欣特殊鋼增資,金額達2500萬美元。2013年完工投產後,將展開第二期年產90萬公噸擴建計畫。
2012年:
旗下LED晶粒廠-南亞光電與晶電(2448)、工研院合作,投入LED燈泡組裝線,每月最高產能可達50萬顆,設備於6月進廠,Q3投產。南亞光電自身生產的LED晶粒主要供應背光及燈管使用,新的全自動化組裝線所用之燈泡晶粒向晶電購買。公司規劃先以自有品牌及代工2種生產模式併行,主要市場鎖定日本、美國及歐洲,未來視狀況再增加新產線。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582262bf-0816-4ebe-bb8f-22211ba0970f#ixzz2ClFkjx1k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