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公司簡介
沿革與背景
公司成立於中華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為台塑集團主要成員之一,公司業務主要有塑膠加工類、石化原料類、聚酯產品類及電子材料類和機電工程等五大類,為全球最大塑膠加工廠及箔基板製造商,全球第三大聚酯纖維製造商。

由於塑膠加工已屬技術成熟、投資門檻低的產業,台灣的塑膠三次加工業多數早已遷往大陸設廠,並就近購料,使二次加工需求大幅減少,市場萎縮,公司為因應外在環境及市場移轉等不利因素,將傳統塑膠製品轉往大陸設廠生產,以就近供應當地客戶外,近年來已縮減台灣廠經營規模,提升效率,重新規劃產品定位,並整合台灣、大陸及美國生產地域特性,以台灣為研發基地,區隔產品種類及市場。

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公司旗下事業包括塑膠加工類、石化原料類、聚酯產品類、電子材料類和機電工程等五大類:

(一)塑膠加工類:
  (1)塑膠第一事業部:軟質膠布、硬質膠布、PP合成紙、PU皮
  (2)塑膠第二事業部:SMC門、塑膠門窗、門框
  (3)塑膠第三事業部:PVC硬管、BOPP膠膜、工程塑膠
(二)石化原料類:
  (1)化工第一事業部:PA、異辛醇(2-EH)、DEHP、DINP、DIDP
  (2)化工第二事業部:丙二(BPA)、PVC安定劑、丁二醇(1.4BG)
  (3)化工第三事業部:乙二醇(EG)
(三)電子材枓類:銅箔基板、環氧樹脂玻纖布、銅箔、液晶顯示器
(四)聚酯纖維類:聚酯粒、聚酯、聚酯絲、聚酯膜、染整、乾膜
(五)機電工程:機械設備設計、配電盤、公用流體等,其中配電盤市佔率達30%。

配合麥寮六輕的興建,及考量上游原料需求,公司逐漸轉型拓展石化產品領域,如EG、丙二酚、丁二醇、二異氰酸甲苯(TDI)、2-EH、異壬醇(INA)、可塑劑及環氧樹脂等,近年來適逢石化產業復甦,投資效益完全顯現,對公司整體利益貢獻大。而塑膠一部膠皮製品因外在環境及市場移轉等不利因素,致經營條件變差,已於2008年停止生產。

2011年產品營收比重為:石化原料占比41%,電子材料占比16%,塑膠加工占比12%,聚酯纖維占比18%,其它13%。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EG:主要原料乙烯,由台塑化供應
PA:主要原料OX,由台化供應
PVC膠皮、布:主要原料PVC,由台塑供應
環氧樹脂:主要原料環氧氯丙烷,由台塑供應
玻纖布:主要原料玻纖紗,由必成供應
聚酯粒:主要原料PTA,由台化供應

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工廠方面,在台灣有51座,大陸23座,美國4座,越南3座。
年產能方面:

(一)塑膠加工類:
(1)PVC膠布:台灣廠10.3萬噸,美國4.68萬噸,大陸廣州廠8.64萬噸、南通廠4.2萬噸
(2)PVC膠皮:大陸廣州廠21,600仟、南通廠32,400仟碼
(3)PVC硬布:台灣廠4.32萬噸,大陸廣州廠6.72萬噸、南通廠6.72萬噸
(4)PVC硬管:台灣廠17.5萬噸,大陸廈門廠3.78萬噸、蕪湖廠3.79萬噸、東營廠5.4萬噸、廣州廠1.92萬噸、鄭州廠2.4萬噸、鞍山廠3.38萬噸
(5)PVC膠膜:大陸南通廠1.5萬噸
(6)PVC膠粒:大陸廣州廠2.4萬噸
(7)BOPP膠膜:台灣廠7.26萬噸,大陸南通廠3萬噸、惠州廠3萬噸
(8)PU皮:台灣廠10,800仟碼,大陸南通廠19,200仟碼、惠州廠16,800仟碼
(9)工程塑膠:台灣廠2.4萬噸,大陸惠州廠1.44萬噸

(二)石化原料類:
(1)乙二醇(EG):台灣廠147萬噸,南中石化廠30萬噸,美國廠30萬噸
(2)丙二酚(BPA):台灣廠45.5萬噸
(3)可塑劑(DEHP):台灣廠35萬噸
(4)酸酐(PA):台灣廠22.8萬噸
(5)2-EH:台灣廠20萬噸
(6)丁二醇(1.4BG):台灣廠12萬噸

2010年下半年,公司斥資55億元擴充大陸石化廠,於寧波建置各15萬噸的DEHP、丙二酚廠;其中,DEHP於2013年3月投產,丙二酚則於2013年6月投產。

另於大陸浙江省寧波市投資籌設的「南亞丙二酚(寧波)有限公司」,擬增加產銷可塑劑製品,並增加投資3,600萬美元及更名為「南亞塑膠工業(寧波)有限公司」。

(三)聚酯產品類:
(1)聚酯粒:台灣廠16.8萬噸,美國廠48.6萬噸,越南廠12.2萬噸
(2)聚酯棉:台灣廠13.5萬噸,美國廠21.6萬噸,越南廠10.8萬噸
(3)聚酯絲:台灣廠33.9萬噸,美國廠16.2萬噸,大陸廠6.6萬噸,越南廠4萬噸
(4)聚酯膜:台灣廠7.2萬噸 (2013年5月新增3.6萬噸產能)

公司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聚酯纖維廠,年產能達86萬公噸,主要製品為聚酯棉及瓶用酯粒,近年受到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大陸及東南亞製品低價傾銷至美國市場,南卡廠積極轉型產銷填充棉及地毯棉等高附加價值製品,並與國際知名品牌簽訂瓶用聚酯粒供貨合約,以維持獲利能力。另在越南同奈省與台化公司(1326.TW)合資興建的聚酯纖維廠,拓展當地及歐亞市場,2010年越南廠聚酯纖維2期擴建後,紡紗已由8萬錠增至32萬錠。

此外,看好SPP粒(聚酯瓶片)未來市況,在大陸昆山廠既有的聚合生產線上,添購SPP粒生產設備,年產可達16.2萬噸SSP粒,2011年4月已投產。

(四)電子材料類:
(1)電路板(子公司-南亞電路板):台灣廠8580仟平方英呎,大陸廠21,000仟平方英呎
(2)銅箔基板:台灣廠3,600萬張,大陸昆山廠3,960萬張、惠州廠1,320萬張
(3)環氧樹脂:台灣廠22萬噸,大陸廠25萬噸
(4)玻纖布:台灣廠2.88億米,大陸廠2.86億米
(5)銅箔:台灣廠3.24萬噸,大陸3.6萬噸
(6)玻纖絲:大陸廠10.56萬噸

大陸廠新增產能方面,電路板產能新增5,400仟平方英呎,2011年12月投產;銅箔產能新增1.92萬噸,2012年6月投產;玻纖絲新增產能3.78萬噸,2012年7月投產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產業結構與供需
傳統塑膠加工方面,由於生產重心紛紛移至中國大陸或成本較低的地區,產業外移迅速,但隨著人民幣升值以及出口退稅率調降等,內外銷均面臨經營壓力。

石化原料方面,EG產品由於2010年全球無擴建新產能且化纖行情持穩,2011年需求量仍持穩定成長。2010年全球需求量為2113萬噸,較09年成長11%。

聚酯纖維製品方面,由於世界聚酯的需求及應用持續穩定成長,預估纖維用聚酯至2011年平均年成長8%,寶特瓶用聚酯平均年成長可達11.6%。

在電子材料方面,整體電子終端需求成長,對於紗布需求量至少成長10%以上,另外,電子產品薄型化的趨勢之下,對於薄布的需求量較大,有利於公司玻纖紗、布及CCL價格走揚。

銷售狀況
公司產品在全球的市占率,分別為:
(一)塑膠類產品:膠布占8%,膠皮7%,PVC硬布9%,PU合成皮8%
(二)石化類產品:EG占7%,丙二酚8%,PA 4%,可塑劑4%
(三)聚酯類產品:聚酯棉占3%,聚酯絲3%,聚合3%
(四)電子材料產品:銅箔基板占18%,玻纖布25%,環氧樹脂14%,銅箔14%

國內市占率方面:
(一)塑膠類產品:膠布占47%,PU合成皮41%
(二)石化類產品:EG占45%,丙二酚60%
(三)聚酯類產品:聚酯棉占19%,聚酯絲22%
(四)電子材料產品:銅箔基板占43%,環氧樹脂74%
(五)機電工程:配電盤占24%

國內外競爭廠商
國內外主要的競爭者:
(一)塑膠類產品:
  (1)膠布:華夏、Renolit(德)
  (2)膠皮:新偉星(大陸)
  (3)PU合成皮:三芳、安徽安麗、韓國大宇
  (4)BOPP膠膜:Exxon Mobil、Treofan(德)

(二)石化類產品:
  (1)可塑劑:Exxon Mobil、聯成、BASFAekyung(韓)、LG Chem
  (2)PA:聯成、BASF、Exxon Mobil、Aekyung(韓)
  (3)丙二酚:Bayer、GEMitsui Chem、Hexion、信昌化
  (4)EG:SABIC、ME Global、中國石化、Shell、Dow Chem

(三)聚酯類產品:
  (1)聚酯棉:中國石化、三房巷、Reliance、Huvis(韓)、S儀化遠東新南紡
  (2)聚酯絲:中國石化、Reliance、江蘇榮盛、江蘇盛虹、遠東新、新纖

(四)電子材料產品:
  (1)銅箔基板:建滔化工、聯茂、Isola(德)、台光電台燿華韡合正
  (2)玻纖布:台玻德宏建榮
  (3)環氧樹脂:Momentive、Dow、國都(韓)、長興、Kyocera、Shin-Etsu Chem、長春
  (4)銅箔:長春、建滔化工、三井化學

(四)財務相關
主要轉投資事業
公司主要業外投資為台塑化(持股23.84%)、麥寮汽電(持股24.94%)、南科(持股33.54%)及南電(持股67.3%)、必成(50%)。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2254c69e-f372-4115-a12d-0d6f57dc7df8#ixzz2ClYo1YYe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就是愛廣告JustAD 的頭像
    就是愛廣告JustAD

    就是愛廣告(特賣會)JustAD

    就是愛廣告Jus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